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对于较为传统的中国人而言,成家立业一直都是固定流程。但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结婚。除了生活压力太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高价彩礼。现实中,高价彩礼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一些地方适婚男性的婚姻门槛,甚至可能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整治高价彩礼不正之风,势在必行。此次,高价彩礼这一现象被中央一号文件再次点名,说明高价彩礼的弊端、危害仍不小,需要持续治理。
诚然,我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但近些年来受奢侈攀比之风的影响,不少地方,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结婚彩礼习俗日渐变味,不管家庭是否承受得起,都要大操大办。彩礼更是水涨船高,金银首饰只是起步,新房新车缺一不可。一些农村地区彩礼不到30年翻了几百倍,成了农民巩固脱贫的新负担。不少农村家庭苦不堪言,甚至一些家庭债台高筑,因婚致贫。
不可否认,如今高价彩礼已由一种传统民俗演变为讲排场、拼面子的陋习,正逐渐成为挡在众多青年成婚路上的“又一座大山”。为此,民政部在2021年4月、9月分两批次在全国确立了32个婚俗改革实验区,各省(区、市)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一些地方性婚俗改革实验区。而实验区的实践内容就包含治理高价彩礼等婚嫁陋习。与此同时,各地针对自身特点也频频出招,限制高价彩礼。2022年,江西省萍乡市民政局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婚嫁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称,让彩礼回归于“礼”的本质,建议彩礼不超过3万元;甘肃省陇西县也出台了限制高价彩礼政策,《方案》中提出,彩礼最高只能收6万元等,其中有益的实践值得各地借鉴。
遏制高价彩礼事关家庭和睦,事关乡风民风,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树正气、扬新风,让抵制高价彩礼成为自觉行动。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推进婚俗改革和移风易俗,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将婚嫁与生育、养育等一体考虑,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毋庸置疑,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地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抓住要害,让抵制高价彩礼成为一种常态。
总之,彩礼是有实际存在的必要和意义的,但竞相攀比高价彩礼的风气需要整治。因此,我们需要让彩礼回归最初的民俗意义。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打破高价彩礼困局,促使婚姻习俗朝健康向上的新观念、新文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