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专家到虞城调研食用菌生态绿色循环发展情况
近日,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站长郑乃福带领相关专家到虞城县河南金隆菇业食用菌产业园,就秸秆过菌还田、“菇粮间作”四种四收等食用菌产业的生态绿色循环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据了解,该食用菌产业园主要采用菇粮间作模式。该模式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树皮、木屑、中药渣等废弃物,在大田露天种菇和小麦套种的技术,即:大球盖菇和小麦同时种植,大球盖菇采收结束后种植早玉米,小麦收割后种植大豆,达到一亩田四种四收优势互补,来年倒茬轮作改良土壤、实现菇粮双丰收。
郑乃福等专家就当前秸秆过菌还田“菇粮间作”四种四收技术,在现场技术指导时指出:“利用农作物小麦、玉米的秸秆和中药材渣作为大球盖菇的栽培原料,可有效促进现代农业新的生物循环,形成了一个多环节相扣、多梯级循环、多层次增值的良性产业链,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你们要详细做好各种原料的配比及出菇产量记录,对种菇后菌渣还田土壤结构的检测,为今后的规模推广提供有效的数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河南是农业大省,年产秸秆量惊人,秸秆当前还面临着秸秆禁烧的重大问题。现在通过菇粮间作循环利用的实践,种植1亩田的大球盖菇,可以转化20亩农作物秸秆。大球盖菇种植管理粗放,产品畅销,在蘑菇收获完毕后,每亩剩余菌渣2000公斤左右。菌渣富含有机质,可作为有机肥直接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而且土壤疏松后蓄水耐旱力明显提升,废料利用率达到100%,最终将实现食用菌产业的生态绿色循环和减肥增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