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我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出炉

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将超97%

2023-02-10 00:08:57 京九晚报

  2月6日,记者获悉,近日,河南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鼓励2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含功能区)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计划到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将超97%。

  《方案》提出,各地要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加大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力度、完善特殊教育条件保障、全面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的质量。计划到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将超97%,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机会明显增加,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效改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更加健全,省、市、县(县级市、区)、校四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

  鼓励2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含功能区)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鼓励20万人口以下、未建设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区(含功能区)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或寄宿制学校设立特殊教育班,并按规定配备特殊教育专业师资。

  《方案》明确,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孤独症班。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设置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教班,保证具备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中小学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按比例配备教职工,按规定落实生均经费和学生资助政策。

  对于不同年龄段残疾儿童青少年的入学问题,《方案》也有详细要求:每年秋季开学前,县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将依据有关标准对残疾儿童进行全面规范认定,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合理安置每名具备接受教育能力的残疾孩子。

  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增设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鼓励地方设置专门招收残疾儿童的特殊幼儿园(班),尽早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宜的保育、教育、康复、干预服务。

  对于适合到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相关部门将压实学校责任,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优先入学;对于适合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要规范送教上门形式和内容,加强送教服务过程管理。

  《方案》要求,各地要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鼓励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设立职教部(班),鼓励建设特殊教育高中试点校,制定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招生入学考试和学籍管理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建立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

  《方案》支持高等院校特殊教育学院建设,增设适合残疾人就读的专业,逐步增加盲、聋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面向残疾考生开展单招单考;支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大学、成人高校等面向残疾人开展继续教育,畅通和完善残疾人终身学习通道。

  在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方面,《方案》要求认真落实特殊教育教师津贴标准,保障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特殊教育事业。普通学校(幼儿园)绩效工资分配向直接承担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倾斜。将儿童福利、残疾儿童康复等机构中依法取得相应教师资格的特殊教育教师,纳入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职称评审、表彰奖励范围,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津贴补贴等。在省级中小学优质课、名师、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培育、评选中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在职称评聘上,确保执行向特殊教育教师倾斜的政策。

  为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严格落实非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拨款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补助水平。各级财政可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特殊教育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进一步优化完善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干预训练及送教上门教师交通费补助等政策。教师送教上门产生的交通费用,具体发放办法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可在特殊教育补助资金中列支。

记者 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