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夫妻间最浪漫的承诺。在宁陵阳驿焦林坡村,就有这样一位妻子,当丈夫突遭意外瘫痪后,她不离不弃,始终与丈夫风雨同路。20年来,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用无微不至的照顾,给予了丈夫幸福的生活。她叫朱世玲,今年55岁,她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却用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不离不弃的守候,重燃了丈夫对生命的信心,演绎了一段感人泪下的爱情佳话,也用行动感动了身边无数人。
1 飞来横祸 丈夫遭遇意外
兔年新春,记者走进了宁陵阳驿焦林坡村一处农家小院。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内,演绎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小院的主人崔秀河常年卧床不起,已经整整20年。而为了照顾他,他的妻子朱世玲已经青丝不在,减损韶华。
眼前的朱世玲已经55岁,清瘦而单薄。黝黑而粗糙的脸上,唯有一双饱经沧桑的眼睛显得炯炯有神。寒暄之后,时间又被拉回到20年前。
崔秀河和朱世玲本是高中同学,毕业后结为夫妻,婚后两人十分恩爱,日子幸福美满。2002年,夫妻俩到山东济宁开了一家皮鞋加工门店,生意也挺红火。没想到,厄运突然向他们袭来。2003年3月26日,崔秀河一个人晚上在店里睡觉,等到天亮被人发现时,已经煤气中毒昏迷不醒……
为了给丈夫看病,朱世玲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还四处借贷。经过70天的治疗,虽然医生把丈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但因脑细胞大量坏死,崔秀河成了“植物人”。
“那时候他跟死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眼睛不能睁开,就是还有一口气呼吸,头和四肢都不能动。”朱世玲回忆说。其实,在这之前,厄运已经侵袭了这个家。2001年春天,朱世玲8岁的大儿子突然高烧不止,经宁陵县人民医院医生诊断,大儿子患的是白血病。夫妻俩带孩子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为大儿子治病大半年,花去6万余元,仍没能保住孩子的命。
为还债,夫妻俩不得不四处奔波,债还没还完,丈夫却遭遇意外。从此8亩承包田要朱世玲一人料理,一儿两女要她抚养照顾,一切家务要她承担……
2 相濡以沫 用心守护这个家
从此,家庭重担全压在瘦弱的朱世玲肩上。8亩责任田需要耕种,膝下3个年幼的孩子和卧病在床的丈夫都需要照料。
从丈夫患病起,朱世玲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凌晨5点就准时起床做饭,孩子上学后,她就下地耕种,晚上直到10点为丈夫擦身、按摩后才能睡觉。她还一直没有放弃为丈夫看病,四处打听为丈夫治疗的办法。
“关键是干农活,我一个妇女,在田地里得和男人不相上下。”朱世玲回忆说。丈夫患病的20年来,她学会了开车、浇地、犁地、装车等繁重劳累的农活。“再忙再累,我也要照顾好他,我不能丢下他,我俩是夫妻,啥叫夫妻,夫妻就应该患难与共,生死白头。”朱世玲的话很朴实。
丈夫不能动弹,吃喝要一勺一勺地喂,一天一般是6顿饭,少食多餐。朱世玲夏天怕他热,为他摇扇;冬天怕他冷,给他暖身。20年来,7000多个日夜,朱世玲默默地坚持着。
2019年冬,有一种药物在宁陵县药店买不到,朱世玲就骑着自行车直奔商丘。她在市区转了几家药店,直到下午4点才在道北一家药店买到此药。药店对门就是一家烩面馆,可她舍不得吃。回来走到半道时,饥渴加劳累,她再也走不动了,是两个娘家哥哥把她接回了家。
或许爱是一种最好的灵丹妙药。2008年冬天,朱世玲为丈夫按摩时,发现崔秀河竟然有了知觉和意识,这给了朱世玲莫大的信心。之后崔秀河的病情不断好转,现在眼睛会转动了,会对着家人笑了,特别是听着电视里的戏曲,他会跟着哼哼了。
今年2月1日,记者来到崔秀河家采访时,看到崔秀河面色红润。但对于记者的问话,他仍然不能回答,只能用眼睛和嘴巴对记者表示“欢迎”。
3 爱如阳光 照亮生活的不幸
丈夫虽然有了好转,但仍需吃药打针。为了增加收入,朱世玲在家养起了牛和猪,在地里支起大棚种上了葡萄,又种上瓜果蔬菜。
家里再苦再难,朱世玲都不让儿女辍学。2012年,朱世玲的二女儿考入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又通过专升本被新乡医学院录取,现已成为宁陵县一家医院的医生。她的小儿子也考入开封大学机械专业。
苦难的生活在抗争中悄悄发生改变。朱世玲一家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宁陵县阳驿乡政府为使她家脱贫,把她一家全纳入低保。宁陵县委、县民政局、县妇联领导多次到她家探望,村民两次为这户人家捐款。
2016年,朱世玲荣登第二季度“商丘好人榜”。2018年,经过惠农政策的帮扶和她本人的努力,加上儿女都有合适的工作,她家已经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如今,她除了在后院住上乡里为她拆旧翻新的4间房外,还在前院盖起了小楼。
在村里采访时,说起朱世玲,没有人不竖大拇指的。邻居们都说,朱世玲坚持照顾瘫痪丈夫20年,一直不离不弃,这种精神很让人感动。
“我和朱世玲两口子是高中同学,对他们比较了解。对于朱世玲来说,她或许不是为了完美的爱情才进行长达20年的坚守,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身上具有的正是我们广大农村千千万万妇女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村民屈玉林对记者说。
“20年来从来没听她抱怨过一句,我们听了她的遭遇都想掉泪,但她却一直坚持了下来,她的坚韧,她的真爱,让人觉得她虽然很平凡,但却很伟大。”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曾倡议为她立碑褒扬,被她婉言谢绝。
丈夫出事后,看着朱世玲一个人撑起一家人非常艰难,不断有人劝朱世玲改嫁。但朱世玲却从来没有动摇过,只想着一心一意伺候好丈夫、教育好子女。
“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既然牵手成了夫妻,无论在人生路上遇到什么挫折,都应该相伴坚守一生。”朱世玲深情的话语,道出了她朴实的心声。苦心人,天不负,朱世玲用20年的心血和汗水守护丈夫,守护这个家庭,终于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焕发了勃勃生机,走出了一片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