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抢人大战”成为多地的开年“第一战”。在浙江,一些企业代表称,今年的“抢人大战”比往年来得更早,相关政策给企业的支持力度也特别大。春节前,浙江多地已经开始行动,如嘉兴通过县、市联动远赴云南、河南等省开展劳务协作对接,温州16家企业携2700余岗位组团赴贵州“抢人”,抢抓春节前员工返乡在家“黄金期”。
首先必须正视的是,企业“用工荒”折射出了农民工的多重诉求,如情感归属、社会认同等等。至于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问题,只是引发“用工荒”的导火索罢了。可见,这是个社会性问题,仅靠企业去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薪酬待遇,难以遏制“用工荒”的异动趋向。换言之,破解“用工荒”,除了企业组团“抢人”,还需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多方发力。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生代农民工有知识、有文化、有个性、有主见,彰显的是新时代的精神。因此,为了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适应社会,首先,在提高农民工的薪酬待遇、适当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的同时,加快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打击恶意欠薪、工作环境恶劣等损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
同时,要让农民工有归属感,竭力解决他们进城后的住房问题,对农民工放宽保障性住房的限制,允许那些在城里工作一定年限、达到一定收入水平的农民工购买保障性住房;推进用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用于农民工购买或租赁自住住房;完善农民工进城后医疗保障,探索农民工医保关系接续、异地就医和费用结算服务等衔接问题的解决之道,避免因病返贫的现象出现。
特别是要稳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入户,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及其子女受教育问题,确保各地农民工子女能够进入公办学校和政府委托的普通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文化生活和情感归属,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和爱护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使农民工劳动更加体面,生活更有尊严。
总之,破解“用工荒”,企业“抢人”还需制度“留人”。应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在培训、就业、社保、维权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比如,建立健全就业帮扶制度和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就业管理服务制度,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和外来人员在就医、子女就学、廉租房等方面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关系预警和争议处置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的联动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