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从不过问家人挎着大篮小筐购买年货有多忙碌,好像过了腊月二十二,一年中所用的锅碗瓢盆、衣物家什都要添置新的。
那时,对新衣服、好吃好玩的,不是很感兴趣。跟随家人上街,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卖剪纸和年画的小摊位。家人也见我对“艺术”情有独钟,就不担心我走丢或被拐骗,因为等他们年货买得差不多了,只要在年画摊前就能找到我,然后把我和一堆的年货载回家去。
老家的窗户分两扇或三扇开,中间的木框架被分割成好多方形小格子。节前糊上白麻纸,再在小格子里分好图形,贴上对称的剪纸——本地话叫“窗花”,那种有着各种寓意的图案,分外爽心悦目。在街头挑选剪纸成了我的美差之一。剪纸摊被三扇窗棂围起来,窗棂上贴满了各色各类的窗花,而且标有序号。看中了哪一幅,只管报号就行。卖窗花的人早已备好夹剪纸的书本,分门别类,在络绎不绝的购买者前,丝毫不显慌乱。那种“凤凰戏牡丹”“喜上眉梢”“连年有余”“龙凤呈祥”之类窗花深得乡亲们喜爱;“穆桂英挂帅”“打渔杀家”等戏剧人物也惹人注目。方寸间吉祥满盈,雕琢里匠心独具,配上火红的春联,威武的门神,整个庭院瞬间“热闹”起来!
小时候爱听故事,而年画中四条幅画就会图文并茂“讲故事”。那时的四条幅年画中,一个条幅中又有四幅画面,共十六个。有图有文,讲述着各种有趣或经典的故事,像“白蛇传”“玉堂春”“抬花轿”“拾玉镯”“霍元甲”等摄影、绘画,形式很令人玩味。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在图文间生动起来,沉淀为生命中的养料。至于那些构图精美、描绘细致的工笔花鸟、书法,则会成为我新的一年中描摹的对象。
现在想起,小时候的年画摊是艺术品的海洋。我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性情,亲朋好友家中那些四条幅年画,也成为了欣赏不完的故事长廊。
被乡下人称为年终赶集的日子,家人没有让我去“摩肩接踵”里讨价还价、拎包挎篮;在购物的忙乱中,是他们给了我自由徜徉艺术的时空。
又到年末了,闭上眼睛,自己仿佛还在人山人海的喧嚣中,左手一根冰糖葫芦,右手一本连环画册,窗棂棂的剪纸和四条幅的年画贴满了那些渐行渐远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