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过十五都是年。”古老的节日——元宵节即将到来。今年的元宵节,与立春节气相约而至,人间尽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自然万物也随着春天的到来悄悄萌动。
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让我们头顶圆圆的明月,吃着圆圆的汤圆,愿所有梦圆,所有愁消。一碗温暖的汤圆,一夜灿烂的灯火,一路迎着春风,随着古人笔下的诗意,走进那些圆圆的梦、圆圆的爱、圆圆的心情、圆圆的日子。
2008年6月,元宵节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人们把汤圆视为甜甜蜜蜜、团团圆圆,一家幸福美满的象征,元宵节有了新的文化内涵。
延续千年的节日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上元节”“灯节”,是春节过后的又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一般认为,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元宵节就已经初具雏形。
相传汉文帝率群臣平定“诸吕之乱”胜利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因为“宵”是夜晚的意思,每年的第一个月是元月,所以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这天的夜晚叫作元宵夜。每逢此夜,便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官民一起闹元宵。
汉代史官司马迁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他在创建《太初历》的时候,把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
东汉明帝提倡佛法,听说佛教有在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于是就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从此以后,正月十五放灯的习俗就流传到民间,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庆贺元宵佳节。
汉代以后,连年战乱,元宵节的活动也就淡下来了。到了隋朝,国家开始走向统一,各种节日习俗活动又开始盛行起来。
隋文帝时严禁元宵,但到隋炀帝继位后,不但放开元宵夜禁,还带头大肆铺张元宵节的各种习俗活动,场面十分壮观、非常热闹。
到了唐代,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快速发展,盛况空前,无论是皇宫里还是街道上皆处处挂灯,还要建高大的灯轮、灯楼、灯树。到中唐以后,元宵节已发展成全民性的狂欢节日,并且在正月十五前后各展一天,这三天都属于元宵节。
到了宋代,赏灯活动更加热闹,灯的样式更加丰富,官方又把元宵节延期为五天,前后加上了正月十三和十八,十三叫试灯,十八叫收灯。从此以后,元宵灯期为五日,便成了惯例。
到了明朝,元宵灯期又增加到了十天,自正月初八到十七。官员放假十天,全民连续赏灯十天。这可以算是中国最长的元宵灯节了。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里面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的灯火依然很壮观,规模宏大、盛况空前,还有燃放烟花爆竹、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助兴,只是元宵节的时间缩短了。直到今天,元宵节也相当热闹,各种活动精彩纷呈。
民间习俗精彩纷呈
元宵节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渊源。过了正月十五,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又要开始一年辛勤的耕耘和劳作。
在这一年的开端,中国的老百姓特别希望能有个好兆头,能够交好运。因此人们也特别重视元宵节庆祝活动。而这些民俗活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状态,就是突出一个“闹”字。
元宵作为一种食品,在宋代时民间就开始流行。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称其为“元宝”。元宵和汤圆形状没有差别,只是做法有所差异。两种食物里面的馅大多是以白糖、玫瑰、芝麻、果仁等为主,做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吃法也多种多样,取团圆美满之意。旧时每到元宵节前,民间一家人一起做元宵,好不热闹。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后来在元宵节增加的一项活动,最早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的习俗活动很多,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扭秧歌、踩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诗词中的元宵节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元宵诗句,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白居易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阕千古传诵的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其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曰:“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其诗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词中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普天同庆寓意深
在传统观念里,只有过完正月十五才算是真正过完年。元宵节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的“阖家团聚”不同,它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为如此,在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每到元宵节,人们便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全社会的“狂欢节”,每到此时,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
元宵节也是一个求子的节日。旧时在灯盏之后,有人就把灯偷偷带回家中。“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含义。于是,古代妇女有了这个理由,就可以名正言顺出门观灯了。直到近代,商丘民间还有元宵节送灯的习俗。
元宵节文化内涵丰厚,其文化源远流长。现代人又赋予元宵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这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