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岁末大寒至 静候春归来

2023-01-19 01:58:38 京九晚报

  明天就是今年的大寒节气了。大寒时节,已至年关,越来越浓的年味儿冲淡了冬日的寒冷。“小寒大寒,冷成一团”,大寒期间,寒潮南下活动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非常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到处呈现冰天雪地的景象。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有“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说法,因而大寒时节的一些民间习俗都透着浓浓的年味儿。随着大寒这一节气的到来,过年的气氛日益热烈。

  大寒结束后又是新的节气轮回。由大寒的万物萧条,逐渐到迎来立春节气时呈现出的一派生机景象。

  大寒节气寒冷天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古籍记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这个“月半则大矣”便是大寒节气。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的规律性行动,被看成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约为20天。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和大风降温。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是,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所以,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大寒过后还会冷吗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也处在数九当中的“四九”阶段,数九是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即从冬至算起,从“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天气就会慢慢回暖。

  市气象台台长张艳玲说,从气象资料来看,我市不少年份是小寒前后气温比较低,但这并不是说小寒之后天气就回暖了。实际上,不少年份的气象资料显示大寒期间的平均气温仅比小寒高出1℃到2℃,人们依然会感觉到十分寒冷,而且有的年份大寒期间的温度要比小寒低,古人也一直把大寒当成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

  民间把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称为“隆冬”,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之后就是立春了,这意味着春天临近,正所谓春暖大地,天气也会越来越暖和,而且随着冬至之后北半球日照时间的增加,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气温也会开始回暖。

  根据二十四节气对小寒节气的定义,小寒并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之所以会出现小寒节气的天气要比大寒节气更冷的情况,是因为在冬至节气后,随着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阳气逐渐增多,阴气的势头开始下降,不过阳气增多、阴气减少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阴气通常情况下在三九时会达到顶峰,因此三九天是全年最冷的阶段。三九天是数九的第三个九天,数九是从冬至开始,所以三九会处在小寒节气之后,因此在大多数年份中小寒便成为全年最冷的节气。

  不过天气由暖变冷除了和太阳的直射点有关外,还要看当年冷空气的活跃频率。张艳玲说,每年冬天我国都会受到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因为每年冷空气活跃的时间有早有晚,所以天气寒冷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如果在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时天气都没有很冷的话,那么在第二年春天时,出现“倒春寒”的概率会特别大。“倒春寒”指的是在春季气温已经回升后,突然遇到较强的冷空气而出现的持续低温阴雨的天气,因为此时天气已经变得很暖和,所以强冷空气的到来,会使气温下降的幅度特别大,因此人们将这种天气称之为“倒春寒”。之所以会出现“大寒不寒倒春寒”的情况,是因为冬季气温偏高的话,说明在整个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跃得并不频繁,人们发现,如果冬季冷空气活跃得不频繁的话,那么在第二年开春以后,冷空气便会变得活跃起来,因此就形成了“倒春寒”。

  大寒养生有讲究

  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大寒过后,就进入冬季和春季的过渡期,日常饮食起居应由“冬藏”转为“春生”。

  大寒吃“三暖”

  桂圆:暖心。寒冷的天气容易伤阳气,建议大家多吃桂圆粥,以暖心补血。

  红枣:护肝。大寒与立春相承接,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极弱,此时要兼顾养肝,为春季阳气生发作准备。

  吃酸:护血管。在大寒节气中,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较高水平。此时适当吃酸性食物有益血管健康,如醋、橘子等。

  上火吃“三冬”

  需要提醒的是,大寒前后天气虽冷,但已到冬末,吃了一冬的火锅等油腻饮食,再加上天干物燥,室内温度高,很容易上火。因此,“灭火”是大寒养生的重点。“三冬”就是冬瓜、冬枣和冬甘蔗。

  冬瓜:降三高。冬瓜的膳食纤维很多,可帮助降低血糖,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冬枣:升免疫。冬枣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甘蔗:补血润燥。冬季吃甘蔗不但提神,还能清热、下气、补肺益胃。冬季很多上班族常会感到头晕嗜睡,反应能力下降,这时吃些甘蔗大有益处。

  大寒防“三寒”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疾病。可用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加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固精益肾。建议以脊椎两旁的后腰,即肾脏对应的位置为主。

  防脚寒:做个暖足浴。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足浴要注意水温以40℃左右为宜,水淹没踝关节,每次浸泡20分钟~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以保持水温,泡至皮肤呈微红色为好。

  大寒防“三火”

  心火:稳定情绪。心火过旺时主要表现为心烦急躁、口舌糜烂、舌尖红。建议保持良好心态,防止情绪波动,避免长时间待在过热或过凉的环境中。

  肺火:多饮水。无论温热或风寒之邪,都可能侵袭肺部,转化成肺热,出现咳嗽、咽喉干疼。因此,在多风干燥的寒冬季节,一定要保证每天喝足水。

  胃火:饮清凉。胃热多由食用辛辣之物过量或不良情绪郁积所致。平时要注意少吃辛辣、过热的食物,适当食用一些“清凉”食物,如用莲藕榨汁,并配上蜂蜜一起饮用,可润胃凉血。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