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门神 渐行渐远的民俗文化
门神,即司门守卫之神,是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按照传统习俗,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忙着贴对联和门神,祈福来年。
古人对门户的看重,产生了门神崇拜。人们在门上画鸡画虎,悬苇索,挂桃符,贴神荼、郁垒、秦琼、敬德、钟馗等。
自古至今,贴门神这一习俗已流传了几千年。中国各地的门神反映了不同地域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审美趣味。在这些多姿多彩的门神中,我们可以读到历史和风俗、社会与生活,可以体会到来自民间的鲜活旺盛的创造力,感受它那率意天真、质朴热烈的艺术风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以多种形式在过自己心目中的春节了,过去的门神也渐行渐远。
1 起源
说起门神,自然要从门说起。原始社会时期,随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出现了穴居或半穴居的住所。经历数千年后,人类才逐渐由穴居移到地面上架木筑屋。
有了屋子便会有门。最早的门是以草或树枝编织而成的,称作“户”。人类早期设门是为了防禽兽虫蛇的侵害。直到后来进入奴隶社会之后,随着剩余食物和私有财产的产生,“门”就多了一种防盗功能。在门的形式上,也经历了从单扇柴扉门到可关闭的两扇木门的发展过程。早先,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大木门,只有有钱人才有,普通百姓还是以柴扉为门。因此,有了屋门,便也成了有财富的象征,逐渐有了“门户”观念的产生。“门户”变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门的建造也受到了人们特别的重视。
门神的产生,跟早先人们对门的功能和认识直接相关。那时候,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力有限,面对不能解释和不能抵抗的自然现象时,对自然万物往往存在一种神秘心里,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灵存在,从而产生了对神灵的崇拜。在这种崇拜心理中,人们对自己特别看重的“门户”自然会相信有门的神灵存在,于是就产生了门神。
最初,人们对门神的祭拜只是望着门拜,没有门神的形象。祭拜门神,也不是允许一般老百姓而为之的。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以图吉祥,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在我国,门神的历史悠久,数千年以来也一直发展着。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在门神界里也是“人才辈出”,一代一代被更替着。这不但和不同时期的人文环境和民俗观念的变化有关,也跟每个时期的经济状况有着密切联系。
2 历史
我国最早的门神,是用桃木雕刻成的两个“桃人”。据说,他们就是远古时期黄帝派来统领游荡人间群鬼的两位神将——神荼与郁垒的化身。二人生性能够捉鬼,他们常在度朔山上的桃树下检查百鬼,凡发现有祸害人类的就逮之喂虎。此后,二神一直被人们所信仰。每到年关,人们画二神肖像张贴在门上,或用桃木雕刻二神像,挂于门上,用朱砂笔在桃木板上写上二神尊名,或挂在门上,并画上道符,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人们都认为可以用来驱鬼辟邪。
唐代,又出现了一位门神钟馗,他不但捉鬼,而且吃鬼,所以人们常在除夕之夜或端午节将钟馗图像贴在门上。钟馗豹头虬髯,目如环,鼻如钩,耳如钟,头戴乌纱帽,脚着黑朝鞋,身穿大红袍,右手执剑,左手捉鬼,怒目而视,一副威风正气的模样。据说他捉鬼的本领及威望要比神荼、郁垒高得多。
经过演变,门神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生病,睡觉时常常听到卧房外边抛砖掷瓦,鬼哭狼嚎,搞得唐太宗很郁闷,这事被大臣们知道后,就推荐秦琼和尉迟恭两位大将全副披挂,在门外彻夜守卫。没出几夜,病竟然好了。唐太宗一看,这法儿管用啊,不过老让这二位守夜,长久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命画工画了秦琼和尉迟恭的像贴在门边。此法上行下效,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后来,三国时期的赵云和马超以及关羽和张飞,南宋时期的岳飞和韩世忠,都被供在了门神的宝座上。
如今,门画儿的张贴内容,更为广泛。如彩绘福寿图、五谷丰登图、六畜兴旺图、工农建设图、儿童欢乐图、火箭腾空图、拥政爱民图、军民联欢图等。
现在过春节,在大门上还有不少张贴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门神像和历代武将画像的,但与古时相比,其意义截然不同了,古贴门像,为敬神、拜佛、求福祈祷平安。今贴门像,表达的是对平安、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3 变迁
门神,对于中国人而言恐怕个个知晓。然而,门神不只中国有,外国也有,最著名的要数古罗马神话中的雅努斯了。
在欧洲一些国家,特别是意大利,人们常可以在拱门上或是过道口看到一尊尊有前后两张面孔的雕像。尽管有的雕像是长胡子的两面人,有的雕像不是长胡子的两面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雅努斯。雅努斯的右手手指上画有“300”这几个数字,左手手指上画有“65”这几个数字,合起来正巧是一年的天数“365”。
雅努斯作为古代意大利的神,并没有中国门神那种驱鬼辟邪的威力。雅努斯之所以被尊奉为门神,首先是因为他的尊容,一副面孔看着后面(过去),一副面孔看着前面(未来)。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因为雅努斯是主宰岁月更替与万物终始的神灵,天门就是由他把守的。早晨,他启开天门,让白昼降临大地;晚上,他又把天门关闭。后来,雅努斯的神力又渐渐降临到地上,成了专司一切出入口的神灵,大小门户及过道都在他的管辖之内。因此,人们在这些地方都供有雅努斯的神像。
由于雅努斯掌管天门,他又被奉为时间之神,每年的一月就是纪念他的月份。纪念雅努斯有着继往开来、辞旧迎新的寓意。在西方,元旦这个节日从公元前一世纪就同纪念雅努斯的节日合并在一起。
在日本的佛教寺庙,春节则供奉四大天王、金刚力士(仁王、二王)等。在朝鲜有鹊虎图、龙虎图。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如今春节贴门神的也越来越少了。门神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是依存于节庆的民间信仰,这种产物一般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很弱,现在的境况是年轻人不感兴趣,老年人也慢慢遗忘。
在几十年以前,春节贴门神几乎是每家过年最重要的一件事。“一家人过年就是再穷,可以不买肉吃,可以不做新衣服,也要买张门神贴上,图个心安。”我市民俗专家刘秀森说,时代在变,门神没变,还是那几副模样。别说城市家庭了,就是普通的农村家庭,有多少人还愿意在门上贴那些老面孔呢?
是啊,门神离我们渐行渐远了,而门上的“福”字、财神渐渐多了起来。过去贴门神是为了财产的平安,一年的幸福,而现在“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内容写进了法律,只要收入和财产来源合法,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剥夺。再说,现在有“电子眼”保护着人们的日常安全,谁还会用贴门神的方式来求心安呢?
中国人正在通过不断增长的收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天天都像过年”,真的不再需要门神的护佑了。
人们逐渐摆脱愚昧而走向科学文明,但是,门神赋予的吉祥意义始终在人们心中难以磨灭,它的顽强生存正说明了这一点,传统门神说不准会变身为其他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过一个文明而现代的节日,就必须移风易俗,对一些传统习俗进行改变和革新,积极向上的要继承和发扬;用主流文化去改变和替代过去的门神,让过节的形式更加多元、文明、现代和精彩吧!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