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三年一月四日在商丘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政府工作报告
——二〇二三年一月四日在商丘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商丘市人民政府市长 摆向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下,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圆满完成市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较2017年增长46.6%,在全省提升3个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较2017年增长56.8%,在全省提升2个位次。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2%,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较2017年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96家,较2017年增长56.9%,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制鞋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制冷、超硬材料等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力量钻石、惠丰钻石成功上市。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5万亩,粮食生产连年丰产丰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19家,累计获得国家级品牌农产品16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2017年增长39.6%,农产品加工转化率70%,以现代农业为引领的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以商贸物流、总部经济、金融服务、文旅文创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增加值较2017年增长67.5%,占经济总量比重达43%,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较2017年翻了一番,高新技术企业216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10家,分别较2017年增长3倍、2.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58.8%,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成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5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家省级高新区,数量均居全省第1位,为高质量发展赋予强大动能。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国有资产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放管服效”改革不断深化,在全省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一网通办”实现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双流程”审批模式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典型案例,市场主体数量达89.7万户,较2017年增长170%,居全省第3位。开放格局持续完善,商丘海关顺利开关,商丘保税物流中心、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先后封关运营。累计招引3亿元以上项目376个、总投资3118.6亿元,北汽福田、神火铝箔、安踏鞋业、五得利面粉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在全国地级市率先编制完成枢纽经济规划,枢纽偏好型产业蓬勃发展,传化公路港、京东物流园等项目建成投用,成功入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快递业务量居全国第39位、稳居河南省第2位,枢纽经济特色进一步彰显。
——重点工程提档升级。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提升。商合杭高铁建成通车,阳新高速、沿黄高速、兰太高速商丘段加快建设,新建干线公路200公里,内联外畅的通行能力显著提升。引江济淮工程商丘段主体工程基本建成,现代水网体系日益完善。建成投产110千伏以上电网项目48座,新建改造电网线路1873.6公里,500千伏沙盟输变电站顺利投运,累计完成电网投资133.8亿元,新能源装机达273.5万千瓦,商丘正在由电网末端向枢纽转变。新建5G基站7940个,乡镇以上和农村热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为商丘今后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成效明显,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7.1个百分点。供水、供暖、供气用户分别新增21万、13万、15万户,污水集中处理率较2017年提升2.6个百分点。中心城区新增便民公园、口袋公园、街头游园120个,城市建成区绿化总面积达417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86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实施,全市棚户区改造累计征收房屋面积5511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22.9万套,改造老旧小区722个,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有效改善。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永城、柘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农村公路“通村入组”工程4050公里,农村公路密度居全省第1位,宁陵获评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累计建成“美丽小镇”48个、“四美乡村”1153个、“五美庭院”26.4万户,小桥流水、沃野千里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有效,累计拆除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1333台,关停“散乱污”企业1.8万家,严格落实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要求,PM10和PM2.5浓度分别较2017年下降41%、40.5%,空气质量主要考核指标稳居全省前列。全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14个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森林商丘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累计造林52.8万亩,森林抚育44.5万亩,民权黄河故道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5处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数量居全省第1位。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80%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3.6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696所,新增学位24.3万个,成立义务教育集团65个,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颁发3批市长教育教学质量奖,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建成两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建成县域医共体17家,县级人民医院均通过二甲评审,三级以上医院10家,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4.7万场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54.2万人、857.1万人,低保、五保等低收入困难群体实现应保尽保。我市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海军商丘舰成功入列,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七五”普法圆满完成,法治商丘建设迈上新台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守护人民安宁。强化政府债务、金融、问题楼盘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有力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力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不断完善,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商丘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迎接和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初步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270亿元,同比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0亿元,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亿元,增长9%。
聚力扩投资促转型,产业倍增成效初显。坚持“项目为王”,强力推进产业倍增计划,全年实施重点项目701个,完成投资3317亿元。获得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项目314个,总投资1036亿元。实施工业“发动机”计划,“三个一批”累计签约项目143个、开工项目426个、投产项目374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工业投资增长稳居全省第1位,中煤2×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集美数智产业园、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工业经济实现质效双提升。实施农业“金土地”计划,主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年粮食总产148.1亿斤,虞城、夏邑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00个,牧原集团400万头生猪屠宰等项目建成投产,“商丘农优”成为我市一张亮丽农产品名片。实施服务业“金钥匙”计划,商东物流分拨中心、五洲商贸城等项目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商务咨询、商贸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养老、育幼、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蓬勃发展,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40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
聚力抓改革谋创新,发展动能充分释放。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积极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11个开发区挂牌组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企业开办实现零成本4小时内办结,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企业家大讲堂”活动,利用重点项目建设“早餐会”、服务企业面对面工作“晚茶会”机制,努力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实施科技创新“十大工程”,组建燧皇种业实验室和市产业发展创新研究院,智慧岛科技大厦主体完工,新增2家省级中试基地。睢县、梁园区获得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63万美元、省外资金832.1亿元,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聚力补短板强弱项,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实施“美好城市”工程,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开工新建续建道路17条、涉铁立交8座,城市路网逐步连通。10条内河水系全部贯通,沿河带状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河道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实施18条道路绿化工程,运河生态湿地公园基本建成。完成老旧小区改造5628户、积水点改造42处、窨井设施整治2.8万个,第四水厂改扩建、路河水厂工程基本完成。市域快速通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环城高速古城站、迎宾路站通车运营,中心城区基础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聚力办实事惠民生,群众福祉日益增进。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商丘新高地建设,带动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提高城乡低保补助和特困人员救助标准,有效保障31.5万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98个,带动31.2万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80所。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开工建设。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三零”平安创建持续深化,259个问题楼盘均得到有效处置化解,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社会治理有力有效,成功入选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
聚力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党建引领,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能力作风建设攻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更加充盈。
持续加强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民族宗教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外事、侨务、对台、统计、史志、气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的六年,让我们倍受鼓舞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作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的重要论断,为我市擦亮“殷商之源·大美商丘”城市品牌提供了遵循、指引了方向,全市人民欢欣鼓舞、底气满满,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倍增信心的是,省委、省政府明确商丘“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的发展定位,支持设立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商丘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极大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让我们倍感自豪的是,全市上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6个县脱贫摘帽,920个村退出贫困序列,64.9万人口成功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千年小康梦想如期实现,昂首阔步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让我们倍觉振奋的是,我们举全市之力,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域创建,成功蝉联国家园林城、国家森林城,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有力展示了全市人民善作善成、勇创一流的精神风貌!让我们倍加感动的是,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抗疫斗争中,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枕戈待旦的坚守、风雨同舟的意志,守住了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防线。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书写了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凝聚起商丘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重视关怀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商解放军、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商丘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综合实力不强,产业基础仍然薄弱,中心城区辐射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高,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商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探索实施的产业倍增计划、中心城区崛起计划、上市清零计划、百万回归计划等工作举措,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有力的支撑保障。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讲政治、重担当、作表率、开新局”的工作要求,聚焦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全力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致力打造“七个强市”,深入实施“七大行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团结拼搏、担当奉献、善作善成、勇创一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努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商丘绚丽篇章。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3%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目标“一中心、一定位、一引擎”,落实“七个高质量”工作举措。
一中心,即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锚定打造全国一流省辖市,优化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商丘城市能级和量级,增强区域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建成产业、科教、医疗、商贸、文旅等区域中心支撑体系,商丘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巩固提升。
一定位,即“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发展定位。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先导城市,成为“双循环”格局中重要节点。完善“空水铁公”交通体系,建成高铁、普铁货运集散基地和临港、临空经济区,打造国际进出口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一引擎,即把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按照“一年起步、两年成型、三年提升、五年兴城”,到202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成国家级开发区,打造生态优良、智慧智能、区域协调、活力迸发的开发区样板,成为商丘未来30年新的发展平台、新的发展载体、新的增长极。
“七个高质量”:
(一)高质量构建产业体系。致力产业倍增不放松,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做强工业,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制鞋3个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2000亿元,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4个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培育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3+4+N”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强市和新兴工业城市。做优农业,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地位进一步彰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推动商丘从传统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做活服务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全市规模(限额)以上企业达到3500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把服务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持续实施上市清零计划,确保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家企业在境内主板上市。
(二)高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主动对接国家、省科技战略力量,构建以重点实验室为引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科技创新基地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创新链、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全社会研发经费占比2%以上,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三)高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按照“一中心两组团五卫星城百镇区”的城乡一体发展体系,合理划分产业、生态、城镇空间,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按照“一核两翼三区四维”城市发展定位,持续实施中心城区崛起计划,打造“宜学、宜业、宜游、宜居”城市品质,塑造“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城市面貌,全面建设智慧美好现代品质之城。推进县城建设扩容提质,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壮大县域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更好发挥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分类统筹城镇特色健康发展,提升重点镇支撑作用,提高小城镇服务功能和就业承载力,梯次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商丘样板。
(四)高质量打造营商环境。直面企业和群众所需,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力争全市营商环境跻身全国一流,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能见效的典型案例,力争市场主体达到100万户,不断提高发展活力和发展质量。
(五)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落实“双碳”政策,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推动“四个结构”调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把商丘建设成绿树常荫、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
(六)高质量促进文化繁荣。进一步弘扬商丘传统文化,形成以黄河文化、商宋文化为主脉,以庄周文化、汉梁文化、木兰文化等为分支,运河文化、忠烈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的文化体系,彰显商丘特色鲜明的文化底蕴。深入推进殷商文化探源工程,加快考古发掘,弘扬殷商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持续叫响“殷商之源·大美商丘”品牌。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以上,切实把商丘打造成为区域文化旅游目的地、殷商文化之源传承创新区和世界华商拜祖圣地。
(七)高质量保障民生福祉。更加注重民生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步推动共同富裕。健全就业促进机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大力实施“健康商丘”行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成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4个省域区域医疗中心,创成5家以上三甲医院。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关系长远、意义重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产业倍增
提质发展传统产业。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引导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变革。食品加工产业抓好商丘食品工业园等10个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抓好福田智蓝供应链产业园、浙江汽摩配产业园、闽源钢铁200万吨扩能、雪人热泵制冷等12个项目,完成投资161.6亿元;纺织服装制鞋产业抓好五洲国际鞋业产业园、乔治白校服加工产业园等10个项目,完成投资91.8亿元。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厚植新兴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一批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增长引擎。电子信息产业抓好道北数字产业园、雄富光电产业园、绿草地锂电产业园等12个项目,完成投资122.2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抓好豫健医疗健康产业园、智能医疗设备产业园、益智医药等9个项目,完成投资65.5亿元;新材料产业抓好阳光铝基新材料、众宏铝基新材料、中建材4×1200吨光伏材料、超硬材料产业园、力量钻石科技产业园等19个项目,完成投资277.9亿元。让新兴产业成为商丘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按照“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优中培精”三大路径,积极谋划布局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引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抓好碳基新材料产业园、中科世生动物蛋白等项目,加快建设省级前沿新材料未来产业先导区。让未来产业成为商丘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完善“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机制,新培育“小升规”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头雁企业和重点培育头雁企业5家。强化数字赋能,推进5G网络垂直行业应用按需覆盖,新增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0家、“上云”企业1500家以上。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业企业实施技改200家以上。强力推进上市清零计划,推动国容电子、神隆宝鼎、禾豆坊等企业主板上市。
做大做强开发区。突出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按照“扩区、调规、优化、提升”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11个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高标准编制各开发区总体规划,合理划定空间范围和四至边界,统筹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力争5家开发区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力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质量开局,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项目招引落地,推进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集聚,推动投资30亿元的储能材料、投资50亿元的上汽百万套发动机壳体和轻量化轮毂等项目建设,打造中心城区崛起新支点。
(二)聚焦创新驱动,着力培育发展动能
培育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00家以上。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省级产业研究院10家以上。新增技术专利360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做强创新平台。深化与河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产学研合作,共建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智慧岛科技大厦建成运营。开展“揭榜挂帅”项目攻关,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集聚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柔性引才、项目引才、平台引才工作力度,全面落实人才补贴政策,强化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服务保障,建成人才公寓2000套。继续开展“商丘学者”、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选活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
(三)聚焦投资拉动,着力实现项目突破
抓细项目谋划。用足用好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围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科学谋划储备一批效益明显、引领转型、群众期盼的大项目好项目,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一申即中”“投放即开工”。
抓好项目招引。围绕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按照招商“四张图谱”,突出整产业链、整产业园区、整产业集群引进,推动投资超200亿元的石油基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特大型产业项目落地。积极发展回归经济,年内回归30万人、回归资金100亿元。在招大引强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抓实项目建设。重点实施项目建设“451工程”,推进40个40亿元以上项目、50个20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500亿元以上。继续落实“三个一批”双周调度、每月通报、按季考评和定期观摩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中电商丘热电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能源项目,风电装机总规模突破100万千瓦,不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引江济淮配套工程建设,确保5月底前建成运行,全力推进黄河故道一期水生态治理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工程,形成“三江济商”格局,构建南北互济、东西连通的现代水网体系,永续保障水资源供应,彻底解决商丘水资源匮乏问题。
(四)聚焦枢纽经济,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提升枢纽基础能级。按照“航空打造节点、铁路建强枢纽、公路织密路网、水运构建规模”的总体思路,保障投资28.5亿元的京港台高铁雄商段建设,开工建设商丘机场、商丘站南站房改扩建工程。实施投资93.5亿元的310国道商丘段新改建工程。加快推进永城至单县、永城至灵宝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民权至砀山高速公路工程、沱浍河航运二期工程、古宋河至大沙河航运工程,支撑枢纽经济发展的交通网络更加完善。
厚植现代物流优势。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场站”物流运行体系,带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网络。擦亮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两张名片,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物流快递企业20家以上,建成仓储分拨中心35万平方米,力争快递业务量全年突破10亿件,带动就业15万人。加快推进投资20亿元的铁路物流基地、投资26.8亿元的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投资28亿元的国际商贸物流港、投资50亿元的豫商国际智慧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创成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和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让商丘枢纽经济特色更加鲜明。
带动引领消费升级。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便民商业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娱等公共服务设施进社区,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生活服务。增加居民收入,提振消费信心。加快城乡商业体系建设,培育龙头连锁流通企业,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适时发放消费券、折扣券,开展特色商品、特色美食、汽车家电等促销活动,激发市场活力。科学引导市场预期,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激发房地产企业投资热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让消费成为拉动商丘经济的强劲动力。
(五)聚焦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方式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强化服务“三农”职能。完善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做好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半篇文章”。让改革成为商丘发展不竭的动力。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组织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各类展会,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做大做强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和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商丘综合保税区申建步伐。争取设立中欧班列货物集散商丘作业区。高水平举办第九届商丘·国际华商节。让开放成为商丘最鲜明的底色!
提升营商环境质量。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系统性重塑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成高标准政务服务大厅,新增200项“全豫通办”事项、50项“跨省通办”事项,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一件事一次办”,新增市场主体10万户以上。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企业家大讲堂”活动,当好“金牌服务员”,解决好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肃查处、公开曝光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推动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积极争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确保营商环境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六)聚焦城乡融合,着力拓展发展空间
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启动公共交通、绿地系统等9项专项规划编制,推动近期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全覆盖。实施城市畅通工程,打通张巡路、银河路等10条断头路,加快连霍高速神火大道出入口工程进度。完成运河湿地公园建设,持续推进内河带状公园和道路绿化提升工程。完善城市步道慢行系统,打造近水亲绿、休闲健身的生活网络。新建2万个停车泊位,缓解城区停车难题。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04个,建成安置房1.8万套。完成20处城区积水点改造,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强化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数智商丘”行动计划,构建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城市管理智慧应用赋能体系,让城市更便捷、更智慧、更美好。
做强中心城区服务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升级、繁荣城市经济的突破口,强化新业态开发培育,推动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形成发展定位明晰、园区高效互动、配套设施齐全的城市发展“增长极”。日月湖高端商务区重点引进全国知名商业、酒店、餐饮品牌,构建“会展+”产业生态圈,积极发展楼宇经济,打造多元化“城市会客厅”。商丘古城高端生活服务区重点加强古城保护性修复利用,围绕“古城风、现代味、人间色、烟火气”,推动演艺演出、民宿民俗、特色餐饮等业态植入,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道北产业服务中心区重点突出功能支撑,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发展审批服务和人才服务,持续提升片区整体功能。启动商丘古城和日月湖、日月河5A级旅游景区创建。统筹推动投资26亿元的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投资15亿元的中原车城等升级改造,带动形成智慧智能、优势互补、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县域扩权赋能,持续激发县域发展活力。统筹推进县域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和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常态化推进商虞一体化,支持永城、睢县更好发挥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作用,支持永城加快建设商丘副中心城市,支持各县(市)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互促。积极稳妥推进撤乡设镇工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统筹县域城乡协调发展。
(七)聚焦农业农村,着力推动乡村振兴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4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140亿斤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97%以上。大力推进种业振兴,燧皇种业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豫东综合试验站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守护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
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实施乡村产业发展提质行动,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加快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做大做强优质小麦、花生、辣椒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做优粮食、做强肉类、做精油脂、做特果蔬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振兴酒业、奶业和中医药业,新增生猪35万头、肉牛2万头、奶产量1万吨。投资19亿元,推动牧原、科迪现代牧场等8个大型养殖项目建设。抓好“商丘农优”农产品整体品牌运营,新增省级以上品牌农产品10个,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1.4万家和2.4万家以上,多渠道带动农民增收。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道路、物流、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增10个“美丽小镇”、100个“四美乡村”、15万户“五美庭院”。依托商丘师范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省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统筹全市相关资源,重整重建商丘乡村振兴学院(乡村建设学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分层分类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救助,不断提高脱贫人口生活水平。
(八)聚焦共同富裕,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落实援企稳岗优惠政策,稳定就业岗位,减轻企业负担。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商丘新高地建设,新增技能人才16万人。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
加强教育强市建设。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61所,新增学位2.3万个。商丘师范附属中学建成投用,推动商丘医专升本,支持商丘幼师申办专科,全面启动职教园区建设,打造一流职业教育品牌,创建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及务工农民、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群体参保扩面。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养育保障标准及补助水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提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400户,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推进健康商丘建设。积极推进市中心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专科医院新址建设。统筹推进“五医联动”改革,建成7个县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100%,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达90%以上,50种以上常见病实现基层首诊,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办好全市第七届运动会、“铁人三项”等赛事,建设一批社区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加强公共文化供给。加快推进殷商文化探源工程,加大宋国故城、永城王庄遗址等重要遗址考古发掘力度,形成一批重大考古成果。推进大运河商丘博物馆、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建设,形成高能级文化旅游体验活动综合体。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持续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防治等标志性战役,推动PM10、PM2.5浓度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持续增加。有序推进北方清洁取暖城市建设,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巩固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加快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严格管控土壤污染,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国土绿化战略,加快建设森林商丘。以黄河故道、申甘林带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建设美丽河湖,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九)聚焦安全稳定,着力筑牢发展根基
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加大医疗资源建设投入,做好分类分级健康服务,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自觉科学防护,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加大力度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积极消除存量、坚决遏制增量,确保全市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做好非法集资案件化解工作,坚决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依法稳妥处置房地产领域风险,全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织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基础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安全隐患整治闭环管理,统筹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工作,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三零”平安创建和红色物业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完成“雪亮工程”建设,启动商丘监狱迁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商丘好人”精神,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平。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等工作,推动军政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深入实施“八五”普法。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和睦、宗教和谐和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面做好史志、残疾人康复、慈善和红十字等工作。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整体工作争先进、综合实力晋位次、特色工作创品牌”,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细照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建设。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在法治轨道上做好政府工作。持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务实重干,加强能力建设。扎实开展能力水平提升年、项目谋划建设年活动,提升干部的专业思维、专业精神、专业方法,增强“八项本领”“七种能力”,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推进工作,拿成果说话、用实绩交卷,推动各项工作勇争一流、走在前列。
坚持勤政为民,加强作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为民造福的本质要求落到实处。把执行力作为作风建设的突破口,深入落实“13710”工作制度,以更加积极的心态知重负重,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担当担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切实提高效率、提升效能。
坚持廉洁自律,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之以恒推进自我革命,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紧盯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公共资源交易、财政资金使用等重点领域,加大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永葆清廉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拼搏奉献,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商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