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道美景看田庙
“从早上出摊到现在,俺卖了200多个烧饼了。周末来这儿玩的人多得很。”日前,在虞城县田庙乡万亩梨园,64岁的韩爱忠边打烧饼边比划着说。
近年来,虞城县田庙乡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故道独有乡村人居环境,让万亩梨园开花就为农民带来收入,实现开花、结果“两头甜”的果园经济;利用独有的故道文化打造独特乡村人居环境;以企带村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万亩梨园看风景
“我们不光春天来,就是冬天,老张这梨树也好看。”日前,山东游客刘同在张先桥的梨园里高兴地说。只见张先桥梨园里的每棵树,或翩然鹤立,或一枝独秀,老枝斑驳、新枝葱嫩,棵棵都像盆景。树下养鹅,群鹅如鹤,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多年来,虞城县委、县政府一直重视对“黄河文化”的挖掘。
中国·商丘黄河故道湿地花海徒步穿越活动已成功举办数届。每次参加的人达数万名,起点就在刘杨庄村。届时,数千影友拍果树花开,上千徒步健儿展开实力进行角逐,数千个生意摊位引来八方数万村民,成为故道春天里最美的风景。
目前,田庙乡各类果树面积有两万多亩,主要有梨、苹果、桃等十大类80余个品种,涵盖了北方平原所有水果品种。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杏、桃、梨花等竞相争艳,吸引周边数万游人前来观赏;金秋时节,硕果累累,百果飘香,把众多城里人召进了果园,享受采摘乐趣。
刘杨庄村多次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电影《油桃红了》及微电影《约会》在此拍摄,村里连年被评为生态旅游村庄;田庙乡连年被评为“河南省生态乡镇”“中国优质梨生产基地”;刘杨庄村、后刘村相继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香玫园农庄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香玫园公司产品荣获“中原文化产业创意奖”……
刘杨庄里读文化
“没想到刘杨庄村里还有个故道文化史博物馆,人居环境真美。”12月15日,来刘杨庄游玩的小吴高兴地说。
黄河明清故道一直被国内外旅游专家赞叹为“古老的水上长城”“北国水乡”“绿色长廊(城)”“迟到的发现”。“明清黄河故道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记载着黄河故道两岸悲壮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
两年前,虞城县委宣传部牵头成立领导组,设立“虞城县黄河文化研究会”,多次召开有关专业人士及乡村领导、乡贤仁达等参加的座谈会、研讨会,组织有关人士深入乡村调研、考察、搜集、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们通过深入、细致、持久挖掘,综合整理出虞城境内与“黄河文化”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刘杨庄村人居环境治理,新建了故道历史博物馆,展出了《孟渚泽的传说》《仓颉造字的传说》《杜康造酒的传说》等民间传说。博物馆坐落在刘杨庄村中心广场,与广场上的梨花舞台相映,成为村民们游玩的好地方。
走进刘杨庄村,空气清新,沁人心脾,就如同一个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果品种类繁多,果树面积1万余亩,最为珍贵的是,在万亩果园内,保留了大片百年梨树群,因为梨树生命周期长、生长缓慢,这些形态各异的百年梨树更显珍贵。
滕湾村民都上班
“乡村要振兴,村民要脱贫,要靠产业,尤其靠龙头产业带动,因此必须把生产链条拉长跟农民收益有效衔接。”腾湾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峰伦带领记者先后来到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腾湾村食用菌生产大棚和蘑菇菌装袋车间。
还没进入大棚,一股菌香味飘然而至。透过玻璃窗户,记者看到一位40岁模样的妇女在采摘蘑菇,科技总管高如亮说:“她叫马秀云,只负责清理菌棒,下个工序是分菌装袋,一天能挣60元。”
在蘑菇菌装袋车间里,村民董银环一边熟练地往塑料袋里装料一边说:“俺腾湾村人真幸福,除了在这里干活挣钱,还有地租、工资和分红,俺们种的这些蘑菇长成后,就送到中央厨房,加工成熟后装上保温车,再送到学校或大城市,比光卖生蘑菇赚钱。”
提起“懂菜网”的董胜利,田庙人纷纷伸出大拇指。董胜利是田庙乡滕湾村人,2017年秋,在乡里支持下,他在黄河故道利用废坑塘改造等方式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设大棚、温室156个,数百名脱贫户进入公司上班。他以“单品突破”模式,通过强研发、抓生产、育品牌、搞冷链、建基地,从原来的小作坊发展成为研产销一体化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全乡13个行政村全部组建了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1200多户脱贫户全部自愿加入,人人参与“公司+订单+合作社+农户”模式的产业发展,脱贫户年均获得1200元到1500元的分红。
董胜利说,他们流转土地1万多亩,发展订单农业2000多亩,为田庙及周边乡村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农民按季节到公司基地打工,每年每户不低于5000元工资,带动建档立卡脱贫户561户,每年每村给予5万元集体经济分红。
“我们按照县里提出的‘聚焦产业抓脱贫攻坚、聚焦产业抓乡村振兴、聚焦产业抓作风建设’的要求,通过政府抓服务、产业促脱贫、企业带农户,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平稳增收。”田庙乡党委书记邱文霞介绍经验时说。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