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正文

居家消毒如何做 听听专家怎么说

2022-12-14 01:22:13 京九晚报

  目前,防疫政策调整之后,除了戴口罩、常洗手等工作外,居家消毒成了市民的必备工作。什么时候需要消毒?对哪些部位应该重点消毒?如何配置消毒液?居家消毒有什么误区?昨天,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王偲伟。

  居家消毒有讲究

  王偲伟提醒大家,对于居家不外出的人而言,只要每天对家中物品表面做好清洁,保持家居环境卫生即可,消毒并不是必要的。但是在有人(身体健康状况不明)来访后或者是有家人自感染高危环境中回家后,建议及时对室内相关物品进行消毒。

  首先要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没有潮湿角落,这有助于避免病毒、细菌滋生。

  地面、桌面、家具等表面,可配制浓度为25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例如84消毒液、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粉(泡腾片)、过氧化物类等。

  金属、电器等不耐腐蚀的物品(如手机、电脑)表面,可使用75%酒精棉片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15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水杯、餐具等用具,在洗净后,可通过煮沸或蒸汽消毒15分钟,或参照说明书使用消毒碗柜进行消毒。

  洁具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3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衣物、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正常清洗即可。清洗后可在外晾晒,且室外空气处于流通状态,晾晒过程并不会导致病毒积聚在被褥、衣物上。

  卫生间地面、墙面可用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拖地或擦拭消毒,洗手池、马桶等每天清洗,如需消毒,表面可适量喷洒消毒液,消毒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否则会腐蚀管网。地漏不严或下水道管道有损坏者需及时更换。

  清洁工具如拖把、抹布等是消毒的盲区,不要忽视,可以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

  此外,由于消毒液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在使用后要及时开窗通风。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所以,要对空气进行消毒,也就是通风。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天通风两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如需使用空调,则空调的过滤器、过滤网应每月清洗消毒。可以用有效氯含量为 25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至湿润,持续作用30分钟即可。

  除以上消毒项目外,也不要忘记手部消毒,也就是洗手,这是最经济、方便的防止接触传播的方法。注意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咳嗽或打喷嚏后、触摸眼口鼻前认真洗手。

  王偲伟说,当然,除了做好家居消毒外,还需要注意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摘口罩也有讲究,不要碰触口罩外侧,摘脱后要及时洗手,注意不要揉眼睛,因为手可能碰到病毒,再接触眼睛就会导致结膜感染。任何口罩的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口罩潮湿后应注意及时更换。

  消毒误区要避开

  王偲伟说,消毒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不合理的消毒方式不仅起不到杀灭病毒的作用,反而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居家消毒时要避开以下误区。

  误区一:过度消毒而忽略日常清洁

  家庭防护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不要因恐慌而过度消毒。如果所在小区无新冠病例,也没有自我隔离的疑似症状者,就无须每天消毒。室内保持通风和环境清洁,外出回家后第一时间洗手即可。

  误区二: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

  有人认为,消毒剂浓度越高,消毒灭菌的效果越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强效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有引发器官、组织受损的风险。消毒剂应该按照说明书标签使用,酒精消毒应选用75%的浓度。

  误区三: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

  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产生的氯气,会刺激并伤害呼吸道,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误区四:使用消毒剂时不进行必要防护

  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可能造成呼吸道和皮肤损伤。使用消毒剂时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

  误区五:室内喷洒酒精进行消毒

  室内使用酒精时,要避免采用喷洒式消毒方式。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否则可能引起爆燃。

  误区六:用免洗手消毒液替代流动水洗手

  免洗手消毒液含有杀菌成分,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也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还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

  误区七:物品消毒后不进行后续清洗

  消毒剂对物品有腐蚀作用,特别是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强,对人体也有刺激。使用消毒剂半小时后,应使用清水进行环境物表的擦拭。

  误区八:消毒剂存放不合理

  化学消毒剂多属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品,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每次购买消毒剂不宜过多。存放消毒剂的容器必须有封闭盖子。单瓶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应放置于避光、避热的阴凉处,确保儿童不易触及。用于消毒的抹布或其他物品,在使用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放通风处晾干。

  如何配置消毒液

  消毒液的浓度非常重要,如不达标可能难以达到杀菌效果,如过浓则可能对物品表面、呼吸道等造成损伤。

  以酒精为例,最佳浓度为 75%~85%,在使用时应注意通风,以免造成起火隐患,而且不要把酒精用在黏膜上,以免造成刺激。

  常用的含氯消毒液是84消毒液,配置方法是10毫升的消毒液+990毫升水,就可以得到含氯浓度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如果需要擦拭物品表面,可以再稀释一倍。如果是84消毒片,需要看清规格,把500毫克/片的1片或者250毫克/片的2片加到1000毫升水中,就可以得到含氯浓度是500毫克/升的消毒液。要注意,84消毒液易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形成毒性副产物,不要将其与酸性及碱性物质(如食醋、洁厕灵、小苏打)等混合,也不要用热水配置,购买回的消毒液应该避光、避热保存。

  对于普通人,自外面回到家后最应当消毒的应该是自己的身体、衣物、随身物品等,并丢弃口罩。可以考虑在入门处设置缓冲隔离区,在此处放置衣架、垃圾桶、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进门后,可以先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清洁双手,脱去衣物,放置在衣架上,更换室内拖鞋,再脱去口罩扔到密封的垃圾桶。再次手消毒,此后进入室内洗澡,更换家居服。

本报融媒体记者 张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