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不想走的驻村第一书记
——记商丘日报社驻民权县伯党乡翟庄村第一书记常国强
走了还想来,是种情怀;来了不想走,是种境界。已经在民权县伯党乡翟庄村驻村两年多的常国强,毫不犹豫选择留任。他常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能闻到土地的芬芳,能感知群众的冷暖,与群众融为一体,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身边,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
做群众的贴心人
11月22日,时令正值“小雪”。
这天,在翟庄村,常国强早早地就忙碌起来,为村里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备好了过冬的必需品:厚厚的被子和漂亮舒适的四件套。
“不过,要想得到这些用品,还得通过我和村委班子成员对家里的人居环境检查,合格后方能发放!”常国强说。
68岁的五保户翟宝德这两天一直没有闲着,独居的他原来家里堆放的垃圾让自己都没有下脚的空。这次主动把屋内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得到常国强的夸奖后,他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我还计划把围墙和厨房好好收拾收拾,还准备栽些花草美化美化。常书记你说嘞对,这卫生一清扫干净,心情也舒畅了!”
“我可不是夸,常书记来了两年多,为村里解决了不少‘老大难’问题。他是切切实实为咱老百姓做好事的,俺打心眼里感激他、佩服他!”说起常国强,脱贫户朱志刚的话匣子就有点收不住了。
朱志刚是个脑袋活泛的人,早年开过烩面馆、打过烧饼,他也明白靠国家的政策扶持,不如自己自强自立。于是,常国强就经常和他聊天,给他加油打气、出谋划策,鼓励他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在常国强的帮助下,朱志刚农闲时在附近打零工,增加了一份收入。常国强又帮助他申请小额无息贷款,办起了废品收购站。朱志刚的卤菜技术不错,常国强就鼓励他在家卤制羊头。他用料讲究,卤制的羊头味道醇厚,慢慢地,在周边有了些名气。在国家政策的帮扶和他自己的努力下,朱志刚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人也精神了不少,真情换真心,他有什么心里话总爱和常国强唠唠。
真心为群众办实事
在群众眼里,常书记没架子,能和群众说到一起、想到一起,真心为群众办事。刚一驻村,他就承包了两亩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群众看见他,总是热情地打招呼:“常书记,下地去。”
通过下地干活,常国强更加体会到农民的辛劳,幽默地把它总结成既锻炼了身体,又融入了群众,工作和生活两不耽误。
2020年,常国强主动申请驻村,这位从党报机关走出来的70后,自驻村以来,身份变了、角色变了,肩头的担子也重了。但是他把压力变动力、把动力变活力,整天有使不完的劲。驻村两年多,他的脸晒黑了,而精神头更足了,走路脚下生风,总是一路小跑。
翟庄村是重点贫困村,又是个回汉杂居村,贫困人口多。自驻村以来,常国强就给自己制定了“一早一晚”工作法:早晨早起会儿,踏着露珠走入田间地头,与在田间耕作的群众交谈,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晚上晚睡会儿,伴着满天星斗到群众家走访、聊天,了解村情民意。不多日子,他就和村民熟络起来。
今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正在浇地的朱从彪看到常国强在地头转悠,便向他诉起苦来:“常书记,这两年天特别旱,麦地要浇3遍才能保丰收,可咱村地里缺少机井啊!我是昨天一大早排的队,到晚上才轮到我。这不,我一夜都没睡,争取把这几亩地浇完,后边还有人排队等着呢。”看着浑身湿漉漉、一宿未睡的朱从彪,再看看蜿蜒几百米的水管,常国强陷入了沉思。他得知村里农田缺少机井,每到灌溉季节,村民经常因用井浇地排长队,有时还会发生口角之争,便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群众的灌溉问题。
他向报社和乡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争取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后,又与乡财政所、乡用水协会的同志多次到县乡村振兴、水利、财政等部门协调,争取到30余万元农田水利设施补助资金。经过他的辛勤奔波,今年秋天,新打的14眼70米深、配套完善的机井分布合理,全面缓解了该村群众的浇地难问题。
“以前天旱的时候,村里人都为浇地发愁,今年常书记给俺村新打的这十几眼井,配套完善,电线到井边,电卡一刷,啥问题都解决了!”盼望的难题解决了,朱从彪脸上溢满了笑意。
听到朱从彪的话,村干部赵从威也忍不住说:“常书记给俺村安装的路灯,真的是方便了群众。原来一到晚上,俺村都是黑灯瞎火,特别是老年人,更是深一脚浅一脚,非常容易摔伤。现在多好,群众回家再也不用担心走夜路了,路灯照亮的不仅仅是村民回家的路,更像党的光辉照亮村民的幸福路啊!”
其实,常国强刚到翟庄村驻村,就发现村里因为没有路灯,村民早出晚归多有不便。村民在与常国强交流时,对装路灯也是盼望已久。村民翟长德对常国强说:“城里一到晚上就亮堂堂的,可俺村一到晚上就黑乎乎的,你能在大路两边给俺装上路灯,俺都可满足了!”听了翟长德的话,常国强当即表态,不但主次干道要装路灯,就连村里的背街小巷也要装!
承诺就要兑现。为此,他和村委会一班人跑遍了翟庄村两个自然村,挨家挨户勘察位置。常国强想方设法筹措资金5万元,购置了225盏太阳能路灯。在安装过程中,常国强带着村委会班子亲自动手,节省了安装费用。看着装好的路灯亮了,一个小男孩兴奋地拉着奶奶的手,指着家门口的路灯说:“真亮!”
这一幕正好被常国强看到,他对村党支部书记杨汉安说:“有了这句话,咱们所有的艰辛付出都值了!”
争做乡村振兴排头兵
“打机井方便群众灌溉,安路灯方便群众出行,发展夏枯草产业带动群众就业;为了激发村民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还购置了桃树苗、梨树苗免费发给群众;不但自己动手绿化村室做表率,还鼓励群众见缝插针绿化庭院;每到逢年过节还自费买米、面、油等为脱贫户送爱心……”杨汉安说起常国强办的实事好事,如数家珍。
在常国强和杨汉安一班人的同心努力下,原来各项工作在全乡倒数的翟庄村,眼下是全国民族团结先进村、河南省卫生村、民权县信访工作“四无”村、民权县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各项工作在全乡名列前茅。说到动情处,杨汉安动员常国强:“常书记,你干脆把户口迁过来吧,咱翟庄村离不了你啊!”
“我也没想走啊!”说实在的,常国强还真没打算要走。驻村任期到了,他又主动申请留任,而且对翟庄村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规划:下一步,村里准备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与“好婆婆”“好儿媳”“好妯娌”评选相结合,让大家明白关爱儿童、敬老爱老、赡养老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传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方面计划针对民族特色餐饮,与在郑州、商丘从事餐饮行业的村民联系,就养殖、屠宰和加工进行对接,想方设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伯党回族乡群众养羊的优势,打造“伯党伏羊”这个品牌,叫响“南羊北虎”,即民权县南有伯党养羊、北有王公庄画虎。
“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接下来,我们的重点还是放在产业上,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腰包鼓、心里甜。既然我选择了驻村,就要沉下心、扑下身,想为村、谋为民,没有干不好的事!”眼下,常国强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总抓手,已经为翟庄村擘画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
“常国强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摆‘官架’、不说‘官话’,用群众语言来传真情、送服务,全力协助村‘两委’班子推动中心工作,实实在在为村民做好事,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我们欢迎!”乡党委书记陈大春给常国强中肯的评价。
本报融媒体记者 闫鹏亮 通讯员 王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