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初冬,天气渐冷,中原大地地闲人不闲。汤阴县菜园镇5万亩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区内,青青麦苗长了一拃高,像铺了一层绿地毯,工人们在一米多深的排水渠内铺设透水砖,运料车、水泥搅拌车来回穿梭…… 这块田在今年夏粮丰产中发挥了大作用。“人不亏地,地不亏人。土地整理好了,再用上滴灌喷灌,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减少了近一半的用水量,还提高了粮食产出率。”种粮大户史国臣家的小麦尽管播得晚,亩产达到了1200斤。 去年,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汤阴县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为恢复水毁设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安阳市启动了广润坡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示范区项目建设,汤阴县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践证明,正是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我省粮食才能实现连年丰收,平均每亩增产150斤左右。”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前,我省要基本完成75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和164万亩Ι类灾毁重建项目的主体工程,在周口市农高区和新乡市“中原农谷”分别启动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按照亩均总投资不低于4000元的投资标准,以及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的“六化”要求,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为全省打造示范样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为确保我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逐一查看田间地头的机井、桥涵等农田设施,通过手机上的小程序上报设施的运行状况……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大杨村种粮大户靳广宾担任着村里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的管护员。 “网格长”“管护员”“技术员”“监督员”,“一长三员”是漯河市探索农田管护的新模式。漯河市建立了高标准农田网格化管理机制,每个网格按照500亩~1000亩的标准,由村干部担任网格长,由责任心强、有管护能力的村民或种粮大户担任管护员,由村组干部、老党员或有一定影响力的村民担任监督员,确保井、路、桥、电等设施长期有效发挥作用。 高标准农田“三分建、七分管”。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强化建后管护机制,项目建设管理部门要制定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工程设施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主体,建立管护长效机制。 开展土壤普查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部署,我省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兰考、舞阳、邓州和潢川4个试点县(市)4248个样点已全面完成校核。其他市县正抓紧编制实施方案,提前配齐物资装备,收集整理基础资料,为明年全面铺开土壤普查打牢基础。
记者 刘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