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平,男,河南开封人。历史小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修中国政治制度史。曾在新闻媒体、中央国家机关任职,现专职写作。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谋位》《大明首相》《大宋女君刘娥》等,传记文学《明朝大书生》《最有权势的读书人》等。
不久前,在微信朋友圈见到郭宝平举行新书《范仲淹》分享会的消息,作为多次书写范仲淹与商丘古城的文化记者,我即刻辗转要到郭宝平老师的微信,表达了邀请他来商丘分享《范仲淹》,尤其讲讲范仲淹与商丘的愿望。郭老师欣然应允,并表示:“书中(《范仲淹》)称应天府为范仲淹的新生之地,有不少内容涉及商丘。如果有机会,希望在那里谈谈范仲淹和他的时代,也是商丘最辉煌的时代。”
因为疫情,无法面对面采访,仅能进行一场非常时期问答式的隔空访谈。现将郭老师简明、深刻、精彩的访谈内容原汁原味地呈现,以飨所有热爱关心商丘文化及古城文化建设的广大读者朋友。
问:祝贺郭宝平老师完成《范仲淹》并顺利出版。现在想听您聊聊这部力作。您是哪一年开始创作《范仲淹》的?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触动您想写写范仲淹?
答:范仲淹这样的人物不好写。他是儒家树立的一个标杆人物,累加了很多光环,写这样的人物很难脱离脸谱化、符号化的窠臼。所以,我写过不少历史人物,却一直没有敢写范仲淹。2019年初,在创作《大宋女君刘娥》这部小说时,里面涉及到了范仲淹,我沉下心来通读了他的全集,浏览了他的铁杆粉丝欧阳修等人的记载后,对范仲淹有了全新认识。对于标杆式的人物,人们常常敬而远之,我想写一本书,能够使大家对范仲淹亲而近之。怎么才能做到?那就是撕下标签,还原一个真实的范仲淹。只有真实的,才具有感染力。我写《范仲淹》,誓将一个真实、立体、有血有肉的范仲淹呈现给读者。2019年夏《大宋女君刘娥》交稿后,我即全身心投入到《范仲淹》一书的写作中了。近三年的时间里,我仿佛穿越到了宋朝,去和范仲淹相伴而行,领略着他的七情六欲,同慨着他的百感交集。
写这部小说时,我给自己定了标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要想了解真实的范仲淹,就不能不读这部书。是不是达到了这个标准,需要读者做出判断。从目前文学界、史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反响看,我的心血没有白费。
问:范仲淹与其在商丘创造的历史,是商丘文化绕不开的一座高峰。范仲淹这座高峰,与商丘文化这座高原,二者有没有河流与源头的关系?
答:宋朝的宋州、应天府、南京,今日的商丘,是范仲淹的福地。书中描写还叫朱说的范仲淹从应天府赴京赶考时,这样写道:“朱说站立在甲板上,目视远方,寒意浓浓的西北风吹打在脸上,他也毫不在意,心潮就像汴河水一般奔腾,口中默念着:‘应天府!应天府!’是感激,也是眷恋……朱说感到,应天府是他的幸运之地,新生之所。辞别应天府书院时的朱说,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冒然来投的朱说了。那时的朱说,首要的是要寻找存身之所;经过五个年头寒窗苦读,已大通六经之旨,又深受应天府先贤事迹、学说的浸染,此时的他慨然有天下志,为了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也为了早日有资格迎母奉养,同时给李三妹一个美好的未来,先要科场一搏!”这段文字要表达的,就是河流与源头的关系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是商丘厚重的历史文化哺育成长的;范仲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商丘的一张文化名片。从今人的视角看,可以说范仲淹与商丘相互成就。
问:《范仲淹》书封上有一句话:一部大宋“孤勇者”的英雄史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执政抱负,的确彰显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政治家的孤勇。想听您举例谈谈。
答:听说“孤勇”这个词当时比较流行,书封借用,有蹭流量之嫌吧。虽然范仲淹是不是“孤勇者”还可以再探讨,但说他是一位开风气的勇者,却是史所公认的。
宋朝前期,以“守静”为圭臬,士大夫以冲晦自养,人人因循,不复奋励。范仲淹却“梅福官卑数上书”,屡屡呼吁改革,进入中枢后主持实施庆历新政。这是宋朝政风由静而动的转折点。范仲淹不仅扭转了政风,更以直言谠论倡于朝,开议论之风。他直到41岁才有机会进入朝廷,但一到朝廷,先是谏阻皇帝率百官为垂帘听政的刘太后祝寿,再上疏要求刘太后还政给皇帝,被贬河中府。刘太后去世后,范仲淹受到提拔,但他一回到朝廷,就要求皇帝制止对刘太后的反攻倒算,让一批曾受刘太后打压的官员大为不满。皇帝废皇后,范仲淹认为废后事大,皇帝和宰相暗中操作是藐视舆论,他带头抗争,结果被贬睦州。几年后宰相吕夷简提议召回范仲淹,又让他知开封府,成为入阁拜相的后备人选;但当范仲淹了解到皇帝将用人权都委托给吕夷简,朝廷布满了吕夷简所用的人时,便连篇累牍上疏批评皇帝和吕夷简,并向皇帝推荐宰相人选,皇帝一怒之下,将范仲淹贬饶州。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书中都有详细描述。
开风气需要勇气。范仲淹具有这样的勇气,如他所言:“宁鸣而生,不默而死!”
开风气不仅需要勇气,自身也要过硬,经得起道德检验。对此,范仲淹是清醒的,他对自己和子女要求严格,极力避免出现道德瑕疵。正如王安石在祭文中说:“呜呼范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当然,对范仲淹所开议论之风,历史上评价不一。范仲淹本人在推行庆历新政时对议论之风过盛也相当苦恼。
问:您哪一年来的商丘?谈谈您对这座城市尤其是对商丘古城的印象吧?
答:我第一次到商丘是2005年冬季,第二次是2020年冬季。第一次去因为是出公差,时间很紧,但当时感到非常震撼,想不到商丘有这么厚重的历史底蕴。第二次是专程寻访范仲淹遗迹,那时候脑海里已经有了应天府的历史图景,到商丘后感到很亲切,心想:这是一座成就了范仲淹的古城。范仲淹是苏州人,但他对当时的苏州印象不太好,认为那里“风俗凉薄”,他事实上把应天府作为了自己的家乡,应天府应该是风俗淳厚的仁义之乡。我相信,这种传统在商丘会代代传承下去。
问:应天书院与范仲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二者与商丘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样不可分割。目前,商丘古城处于修复与宣传的重要时期,您对应天书院与范文正公书院在文化精神上的重建与植入有何建议?
答:我只能从应天府如何成就了范仲淹角度来谈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商丘厚重的历史文化。应天府历史悠久、古迹甚多,老子、孔子、墨子、微子、商汤、伊尹等也在这里留下遗迹,范仲淹在书院读书时写过《咏诗五首》,是咏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商人、周人的诗作。这些先贤对范仲淹的影响很大。其次,书院创办者的精神。我在书里是这样写的:“富绅杨悫倾尽家财创办了一所私人书院,戚同文因孤单贫苦,无钱拜师求学,就整天在学馆前徘徊,终于感动了杨悫,收他为徒,并把胞妹许配于他,临终前还以学舍相托。时值后晋末年,天下大乱,戚同文立志不仕,开办睢阳学舍。他以行义为贵,不积余财,邻里贫困者,便去周济,冬天常将自己的棉袍送给身寒无衣之人。”由于战乱,戚同文去世后,学舍荒废。入宋后,富商曹诚出钱修建学舍,并将其捐给应天府。这种为富行仁、行义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对包括范仲淹在内的书院的学生影响也是很大的。我认为,书院文化精神上的重建与植入,应该以范仲淹为枢纽,与以上两点联系起来。
问:《范仲淹》作为历史小说,它既是历史的,也是文学的。几分历史,几分文学,二者您是如何分配与把握的?
答:在我看来,历史小说既然以真实的往往又是知名的历史人物为主人公,就应该对真实性负责,尽可能去重现历史风云中的真实人生状态。所以,我写历史小说,誓将真实性放在第一位。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乃至情节、场景,都必须确保真实。当然,历史小说同样属于小说,虚构是必要的。但这种虚构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可以脑洞大开凭空编造,而应根据历史文献提供的线索,作出合理想象或者说推理。有业内人士研究虚构和非虚构作品的边界时,有种观点认为,有文献依据的推理不能说是虚构。从这个角度说,《范仲淹》这本书虽然是小说,但属于非虚构作品。有评论家认为我的历史小说属于“以文学的笔法写历史”,这个说法比较贴切。在写作中,我掌握的原则是,确保真实性的同时兼顾可读性。文学描写主要是为烘托气氛,渲染人物性格,使古人在书中复活,反过来可以进一步增加小说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