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实证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时空节点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本报资料图片
殷墟遗址出土的商代甲骨。本报资料图片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 孙英民
河南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早从河南开始,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定的几大研究片区中,中原地区是重中之重。河南灵宝西坡、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郑州大师姑及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等中原地区6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城邑,作为研究重点,其中5个位于河南。河南境内的考古成果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重要时空节点。
在文明起源的重要奠基阶段——裴李岗文化时期,以贾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成就是整个东亚文化发展的“高地”。裴李岗文化发展强盛并带动了周边文化的演进与发展,形成“早期中国文化圈”雏形,是中华文明的萌芽和肇始阶段。
在文明起源阶段的核心——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覆盖范围最广、人口规模最大,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积蓄了最深厚的人力和物力基础,形成了“集体取向”的独特发展道路,其彩陶的大范围传播,成为“最初的中国”一体化进程最亮丽的符号。双槐树遗址作为黄河流域仰韶中晚期高规格都邑性质中心聚落,为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李伯谦命名其为“河洛古国”。
距今4000年前后,中原各地陆续发展出若干新的区域性中心,如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新密古城寨等,出现了分布最集中的中原城址群。距今3800年前后,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现表明社会由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进入到广域王权国家时期,奠定了古代“中国”的基础。考古界普遍认为,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形成表明以中原为中心历史发展趋势的正式确立。
距今3300年前后的殷墟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和文献记载相对应、并为考古发掘与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发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都城遗址。殷墟处在中国乃至世界青铜时代的顶峰阶段,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伟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