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思念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忘穿秋裤。”在网友的调侃中,最残酷的事情就是买了一堆的夏装,第二天“冬天”到了。
网友的调侃,成了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我市天气的真实写照。一夜之间,我市从夏走到冬,忘了秋天的存在,气温断崖式跌落。其实,这都是寒潮天气惹的祸。关于寒潮,你了解多少?记者昨日采访了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康邵钧,让他给大家说说关于寒潮的那些事。
寒潮是自然天气现象
这个国庆假期,让商丘市民经历了夏、秋、冬三个季节,不少市民觉得有些“魔幻”。10月2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下半年首个寒潮预警,这也是2010年(中央气象台正式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下半年最早发布的寒潮预警。寒潮的到来,使得我市的气温断崖式下跌。不少人觉得从短袖到毛衣只差一股寒潮,趁着假期在家,赶紧把厚衣服找出来。
那么,寒潮这么厉害,是一种啥东西呢?
康邵钧解释说,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它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到一定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比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寒潮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寒潮也有等级之分
寒潮来袭前后,相关部门根据其强度来发布不同级别的寒潮预警,用以提醒相关部门及居民做好防寒防冻措施,而不同级别的寒潮预警,所采取的措施也会有所不同。
康邵钧说,寒潮预警信号是指中央气象台依据《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发布寒潮灾害预警时所采用的预警信号。寒潮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橙色、黄色、蓝色表示。但部分省市根据自己的特点继续沿用中国气象局2007年发布的《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警报发布办法》,将寒潮预警信号分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蓝色预警四级。
(一)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4℃,陆地平均风力超5级;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超5级,并可能持续。
(二)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陆地平均风力超6级;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超6级,并可能持续。
(三)寒潮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超6级;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超6级,并可能持续。
(四)寒潮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陆地平均风力超6级;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超6级,并可能持续。
怎样应对寒潮天气
康邵钧介绍,在气象学中,寒潮有严格的“门槛”: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12℃,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的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
因此,冷空气的强弱取决于冷空气本身的强度和受影响地区的基础气温。康邵钧说,这次我市没有发布寒潮预警,是因为我市的气温虽然降了,但最低气温不符合寒潮预警的标准。“由于前期温度较高,强冷空气带来的温度降幅较大,虽然南方不够冷,但北方多地已经达到寒潮发布标准,考虑到综合强度和可能的高度影响,中央气象台发布了预警。”这样的预警发布可以说是既破格又合规:破格在于指标略显不足,合规在于预警发布规范中,特别针对此类指标不足的情形给出了可以酌情发布的规定。由于寒潮发生在不同的地区和季节,其强度和危害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其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即使对人们的健康也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当寒潮袭来时,我们必须做好保护工作。
康邵钧说,寒潮是一个大规模的天气过程,也就是说,北方的冷空气向南方大规模入侵,这将导致沿海地区的温度急剧下降,强风、雨雪通常发生在深秋、冬季和早春。通常,在大寒节气之后,经常会出现寒潮。当大范围的冷空气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在适当的高空大气环流的作用下,它们将大规模向南侵入,形成寒潮天气。
冷空气一来,呼吸系统的疾病也跟着高发起来,可参照以下“七式”自保:
第一式:口罩加身,保暖防病。口鼻是呼吸道的门户,口罩则是必不可少的防寒工具,既可以有效防止灰尘、浮尘侵袭肌肤,又可以防止被凛冽的寒风吹得生疼。
第二式:温水洗脸,多喝热水。洗脸水温控制在20℃~37℃,选用保湿效果较好的护肤品。多喝热水,每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异,但“多喝热水”在大风降温的时候,绝不是敷衍。
第三式:戴上护膝,保护关节。很多人会在寒冷天气时感到关节疼痛。此时骑车出行的时候,不妨戴上护膝、护腕,以保护关节。
第四式:开窗换气,以适温差。室内外温差过大也会导致疾病高发。可以视外面空气情况,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
第五式:异物入眼,眨眼勿揉。大风天气容易导致异物进到眼睛里,建议多眨眼以促进泪液分泌,将其排出,避免用力揉擦使异物划伤角膜或导致异物嵌入角膜内从而造成感染发炎。
第六式:心血管病,尽量少出门。气温骤降,容易诱发中风、脑梗、心梗等疾病。心脑血管病人除了必要的保暖外,大风天气尽量别出门,若非出去不可,最好在上午10点以后,外出时最好带点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
第七式:穿衣适度,增强免疫力。在保证身体不冷的前提下,不宜捂得过严,捂出汗反而会降低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