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春华秋实,十年印记非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打造平安建设强市,树牢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商丘在全省“两个确保”大局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打造了一张平安建设强市亮丽新名片:
2019年、2020年,我市政法综合满意度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位;
2019年、2020年,我市扫黑除恶成效满意度分别位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三年综合成绩位居全省第七位,受到省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通报表彰;
信访工作综合成绩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连续十年被评为先进省辖市。2021年,虞城县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民权县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示范县;
全市政法系统共有140个集体、318位个人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政法队伍呈现新气象新面貌,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精网微格 系统施治
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商丘?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法工作,将平安建设强市纳入“七个强市”奋斗目标,列入市“十四五”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我市政法各部门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发挥各自职能,创新探索实践,奋力开启新征程。
在中国共产党商丘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将“平安建设强市”纳入打造“七个强市”奋斗目标。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实施“三四五六”工程,以“三零”平安创建为引领,以“四治融合”为路径,以“五个不发生”为底线,以“六防六促”为抓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全市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创建达标率分别达到91.1%和98.3%,全市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四治融合”即强化自治强基,凝聚乡贤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强化法治保障,出台地方性法规8项,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28个,着力营造全社会厉行法治、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强化德治教化,培育树立道德模范、“好儿媳”“好婆婆”和“商丘好人”等先进典型,以德治春风化雨、润物化人;强化数字支撑,依托“党建+一中心四平台”,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新型社会治理服务体系。
创新构建以党建为引领,以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为手段,以全科网格为基础的“党建+一中心四平台”新型治理服务体系。在市、县、乡设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分别设立综治工作、便民服务、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四个平台,全面公开各类服务事项,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全面提升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的能力。目前,市、县、乡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已联网运行,基本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群众最多跑一地”的目标。
探索科学高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打造更加精准、精细、精致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品牌为目标,全面实施“精网微格”工程。全市共划分全科网格16599个,配备网格员16781人,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全市万名政法干警细分网格,开展“六百”走访活动,先后走访群众143万余户342万余人次,着力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4304个,打通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积极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坚持把“平安法治星”作为创建的基本保障,围绕“三零”创建,做好防范欺诈诈骗行为、安全事故、疫情传播,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建强基层堡垒,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组织保障。建立组织领导、台账管理、年度评查机制,明确8大类40小项创建措施,全面摸清3757个“平安法治星”创建村(社区)底数和基本情况,实行“百分评查制”和“一票否决制”,着力打好创建“组合拳”。
坚持严打严防、整体防控,完善“商丘卫士杯”竞赛机制,扎实开展“云剑行动”“雷霆行动”“平安守护”、防范“民转刑”、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和“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预防未成年人溺水等专项治理。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将打击锋芒对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深挖养老诈骗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截至目前,已追缴各类养老诈骗犯罪赃款赃物价值3886.13万元。扎实开展“一村(格)一警”工作,组织1125名民警分包联系1247家企业,走访群众18.5万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2万件。强力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持续营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治安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刑事案件、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均呈整体下降趋势。全市现行命案呈下降趋势,连续10年实现现行命案发一破一。
敢于亮剑 攻坚克难
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会同各部门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齐抓共管,始终常抓不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打了一场扫黑除恶斗争的整体战、歼灭战、人民战,攻克了一批“骨头案”“钉子案”,在全省率先设立市级常态化工作机构,让全市人民看到了扫黑除恶斗争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2021年12月8日,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暨“三零”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坚持扫黑与“打伞”同频共振、除恶与反腐统筹推进,对涉黑恶腐败问题和“保护伞”循线深挖。深入推进四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省挂牌督办线索按期办结率100%,“三书一函”整改率100%。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严格落实“两个一律”要求,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单位,出台常态化扫黑除恶协调联动工作办法,建立常态化线索办理闭合管理机制和“一办三室”联审机制,持续拓展线索举报渠道,严格实行线索核查“三长负责制”。对群众重复反映的线索,坚持线索办理“两见面”,采取提级复查、属地复查等办法,坚决做到问题线索一件不漏、重点案件办结一件销号一件。
扫黑除恶斗争以来,全市累计立案侦办涉黑恶案件90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14.74亿余元。中央第九督导组重点督办关注的6起案件全部办结。我市多个案例入选“向人民汇报——河南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展”,吴某涉恶案件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精品案件。
稳定赋能 平安护航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践证明,稳定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主动服务保障中心大局,以稳定赋能、以平安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8月12日晚,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黄继恒检查督导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慰问基层一线民警。
建立政法工作“三机制三办法”,创新实施信访工作“五化”融合机制。创新实施周点评月通报、信访案件办理质量评价机制,构建“排查问题、梳理分类、交办转办、化解处置、问题销号”工作闭环。积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组织实施问题楼盘攻坚化解、重信重访专项治理“百日会战”,建立完善涉稳风险研判机制,每周定期分析研判,破解难题,实现了“五个不发生”目标。
深入开展重复信访积案专项治理,研究出台“1+3”工作方案,成立市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3个重点领域专项工作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紧盯个案减存量、紧盯源头控增量、紧盯风险防变量、打开心结消能量、实质化解提质量,重点案件全部建立包保台账,统一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组织推进,确保每一个案件都有承办单位、办理时限、包案领导、化解方案、稳控措施。我市重复信访积案化解率位居全省前列,受到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表彰肯定。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我市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发挥政法部门职能作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组织市政法单位作出40项承诺。开展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及“万人助万企”“万警助万企”“企业服务日”等行动成效明显。市委政法委牵头的优化营商环境指标,在全省考核评比中连续多年位次前移,2021年上升到全省第5位。
积极参与“两城”联创,整治交通秩序、优化农贸市场环境,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一举创建成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开展“送法进企业”“减证便民”行动,推广“网上办、刷脸办”“不见面审批”,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
审判机关出台关于《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把优化营商环境融入审判执行全过程、各方面,实行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方法手段,持续攻坚执行难。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执结案件208594件,执行到位211.80亿元,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
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建立“自然资源+检察”依法保护国土资源长效机制,全面深化“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新模式,深度参与河湖“清四乱”、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治理等工作,共受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387件,立案1053件,诉前程序办理826件,提起诉讼56件,进一步提升了司法效能和司法公信力。
公安机关在全省率先打造“互联网+”便民服务平台,整合信息公开、便民服务、互动交流、监督评议等功能板块,逐步实现了户政、交管、出入境等9大类260项业务网上办理。创新推进“电子身份证”应用体系改革,全市1100多家快递网点、759家酒店、31个疫情防控检测点全部应用电子身份证,累计为群众提供服务11.6万人次。自2013年便民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共发布各类信息28.1万余条,接受各类查询1.4亿余次,受理群众各类信件、申办事项191.4万件,办结率达99%。
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公证办理综合接待等服务窗口,通过“12348”热线提供法律咨询、普及法律知识、疏导群众情绪、指导群众维权等服务。热线开通以来,解答法律咨询 67798人次,位居全省前列。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睢县城郊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魏书民成功调解城郊乡保庙村宅基出路纠纷,当事人送锦旗。
守正创新 奋楫笃行
着力构筑法治建设新高地
一年一个刻度,一年一个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政法机关在法治建设的热潮中风雨兼程、顽强拼搏,守正创新、奋楫笃行,着力构筑法治建设新高地。
我市成立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依法治县(市、区)委员会,实现市县两级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办事机构全覆盖。制定出台法治商丘、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规划两方案”,在全省率先将市县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党委巡察范围,法治政府建设“五个纳入”考核推进机制在全省推广,依法行政工作持续保持全省优秀等次。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我市做好立法工作,共征集《商丘市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办法》等24项立法项目,出台8项地方性法规。作为我省首部优化营商环境地方法规,《商丘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成为全省立法样板。
实施县、乡、村法治文化主阵地“211”工程,实现全市乡镇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目前已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21个。持续深化星级司法所创建,全市192个司法所92个获评省级五星级司法所,4个获评省级四星级司法所,96个获评省级三星级司法所。
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8976件,接待解答群众咨询29万余人次。
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政法机构职能体系不断优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基本到位,综合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法、检系统全面完成内设机构改革,公安机关全面实现县(市、区)公安局(分局)长进班子,派出所长兼任乡镇(街道)行政副职。
大力推动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法律八进”,举办“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及《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焦点访谈》栏目连续两年播出我市宪法宣传周活动。全市法治创建和依法治理不断深化,全民法治观念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普遍增强,圆满完成“六五”、“七五”普法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八五”普法规划开局良好,稳步推进。
冲锋在前 甘于奉献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政法机关把遏制疫情蔓延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坚决担责履责尽责,有效筑牢了疫情防控防线。
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疫情防控维稳工作专班,统筹指导市政法单位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惩违反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对10个方面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作用,严格落实“六个最严”要求,实行闭环管理,强化安全管控,实现集中隔离点交叉感染“零发生”。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立“指挥中心+集中隔离点”运行体制,开通“内部联络员+外部网格员”APP账号,实行“实地督导+视频调度”方式方法,实现信息实时报送、及时处置、全时调度。
公安机关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推进巡查、预警、核查、处置等环节一体化运作,织密织牢疫情联防联控“安全网”,打造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疫情来袭时,日均投入民警2000人、辅警4000人、群防群治力量2万余人,设立卡点345个,检查车辆1.7万余辆。
审判机关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执法办案,出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关于强化善意执行理念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等,组织党员干警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宁陵法院依法审结的全省首例妨害传染病防治案,被最高法院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公布。
检察机关严格落实常态化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商丘市人民检察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应急工作预案》,疫情期间充分运用“三远一网”等信息化手段监督办案,有效减少人员流动、聚集和面谈,有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司法行政机关强化狱内防疫和监管工作齐头并进,落实“外防传入、内防感染”的工作要求,从源头防控,阻断传入渠道,实现疫情防控、监管秩序“双安全”目标。“商丘市司法局疫情防控下的智慧法援系统”获评2020年全国“智慧司法”优秀创新案例,作为全国唯一的法律援助题材获奖单位作经验交流。
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政法干警充分发挥不怕疲劳、冲锋在前的担当精神,展现了忠诚可靠、甘于奉献的过硬作风,先后有2名政法干警牺牲在抗疫一线。
政治建警 严管厚爱
持续锻造政法过硬队伍
没有一支过硬的政法队伍,政法工作的开展就无从谈起。我市政法机关始终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不动摇,着力打造过硬的新时代商丘政法“铁军”。
2021年3月31日,河南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我市举行。
近年来,我市以“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能力作风建设攻坚等为载体,持续加强政法系统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政治、思想、组织等各个环节,推动教育培训从领导干部向全体政法干警、从专题集中向制度化经常化、从传统模式向信息手段转变。
全面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认真落实中央第九督导组和省驻点指导组反馈意见,拧紧责任链条,坚持实行清单化压实职责任务、图表化明晰工作流程、机制化规范运行程序,建立领导包案、协调调度、督办落实、分片联系制度机制,完成了“三个环节”、“四项任务”,实现了省委提出的“三个基本”工作目标。
积极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研讨”活动,10年来,我市共举办“商丘法治大讲堂”、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市平安建设工作业务、全市国家安全暨反邪教业务等各类培训班千余期,培训人员近20万人次。
围绕政法中心工作,相继举办5次网络知识竞赛活动,累计参与人数有150余万人次,进一步营造了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执法者自身“铁骨铮铮”,才能更有底气和决心“啃硬骨头”。全市政法系统重点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环节和明责、履责、追责等事项建章立制,制定印发《商丘市政法系统政治督察工作实施方案》《商丘市政法系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实施意见》等7项制度,形成了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全市共建立完善长效工作制度机制288项。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以实干为荣、让成绩说话的工作态度和奋斗精神,使全市广大政法干警成为新时代的最美行者,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追逐梦想立新功,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份优秀答卷:
审判执行、公益诉讼、综合打击、法治创建等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市中级法院被表彰为“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市检察院荣获“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组织奖”,市公安局被表彰为“全国公安信访窗口示范单位”,市司法局被表彰为“2016-2020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宁陵法院、夏邑检察院、宁陵公安局分别荣膺全国优秀基层法院、全国优秀基层检察院、全国优秀公安局;
还有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李宏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祖新、张坤领,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古华,全国“百佳刑警”杨秀芝,全国优秀法官张倩,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许玉霞,全国未检工作先进个人翟咏华,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李彬,全国监狱工作先进个人刘伟……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虞城县公安局户政管理大队三级警长王祖新(右三)受邀参加央视《等着我》栏目现场录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合着时代的节拍,肩负时代的使命,商丘政法机关以一域之安为全域添彩,以商丘之稳促全省之稳,打造平安建设强市的步伐正在铿锵迈进!